[纵横拍卖] 9月20.纵横秋季百万拍卖会F [纵横拍卖] 9月25日,老藏家秋季百万专场E [纵横拍卖] 12月22日纵横冬季百万拍卖会B [纵横拍卖] 百项钱币130场,12月25日圣诞节开拍
2024年04月23日
 
 
 
本页主题: 这些年、那些人、这些泉、那些事儿(转贴) 人气: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0:5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0 楼

我是93年年初进入的礼士路小花园市场这个圈子,当时我读初三,很庆幸在我该读初一那年有将近半个学期爸爸没让我去上学让我在家自己看书,这样其实整个初中三年我一直比同学们学的快了一步,以至于到了初三这年的总复习阶段我比班里的同学们轻松了好多,那时候初三的学生都流行上晚自习,但是我在自习课上老是捣乱(初中那点书本我确实不知道有什么好复习的),于是班主任老师就每天下午两节课后都单独放我回家不让我在学校看书了,呵呵,我也乐得如此,正好每天都可以去小花园逛逛。

起初的时候是跟着大鼻子叔叔学版别,因为我不懂怎么卖东西(到现在都没学会),所以就不敢在那些大陆货泉品上去参与拼缝儿,只能学着在大堆的钱币中挑一些版别遇到玩版的人就可以做做小生意来赚钱。我不知道泉友们今天是不是还有这种心态,就是如果在市场上看到一个小孩子在卖钱币,第一感觉就是想捡点便宜?反正我当年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所谓学不会怎么卖东西可能也是这个原因,被人捡便宜捡惯了,不知道该怎么把东西卖得价格到位了。:(

当年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挑原坑钱了,现在这种机会可能已经很少甚至在如报国寺这样的市场中快消失了,当年经常有北京周边地区出土的原坑钱(都是筒子)出土后被直接砸开,懂行的人挑出大名誉品之后就拿到市场上堆成一个堆,一块钱一个随便挑,被挑了一个星期之后基本上好的版别也就没了卖家再降价成5毛钱一个随便挑,这样再挑几天好品相的普品也就被挑的差不多了,然后卖家再用某种方式去处理掉最后的剩余部分。其实想想当年接触一手原坑钱的人真的挑钱的时候也挑的不细机会还是比较多的,至少我从2块钱一个的崇宁堆里挑出过大字,从1块钱一个的北宋钱中也挑出过如东坡元丰之类的很多好版。

当时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遇到新出土的原坑钱趴上去挑,现在想想当年我也挺坏的,我挑原坑钱的策略是先看这坑东西的大致年代,比方崇宁比较多,我就把各种各样的版挑一个“套装”,先不管是不是好版只要是好品相不重复就OK,然后在家留个把月等这坑东西都被处理的差不多了再拿出来找个玩版别的泉友去忽悠,在当年来说我这种行为叫讲故事,其实是一种不厚道的做法(现在无所谓了,因为现在很多泉友都在研究版别,很多版别已经被市场所认知了,当年还不是), 现在还能想起来的例如我曾经以20块钱一枚的价格卖掉了140个崇宁通宝(有重复版,但是我给摆在了不同的钱币册子页面上,被我讲故事的人没看出来),这在当时是很黑的价格了,这位泉友我还记得是谁,只是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面了,如果您有机会能看到这个帖子希望您联系我一下,我愿意请您喝个酒赔个不是。

我也有学艺不精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我居然不认识至和元美制,也是挑原坑钱的过程中,我身边坐着毕老,我蹲在地上挑,他在我边上一把一把的抓起来也在挑,我挑着挑着就看到了这么一个至和元宝,好漂亮,而且版别跟一般的确实不一样,当时居然不懂(大寒!被谱儿的时候怎么把它给落了?),于是我只好请教:“毕叔,这个至和是不是好版?”老毕也不客气,伸手打了一下我的手腕子,碰一下,这枚至和就跳起来了,正好跳到老毕手上,“这个还行,我呆会儿教你。”说着老毕把这枚钱就给塞到他挑好的那小口袋里了。过了半个多小时,我们都挑完了,我挑了个绍圣通,毕老把我叫过去:“崔淳,这个至和我买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什么。。。。。。。”听完了我这个郁闷呀,整天号称自己背书背的熟,怎么会不懂这个呢?真晕!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0:5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1 楼

这些日子一直在北京出差,忙乎乎的也没顾上写故事,抱歉啊各位看官;咱们接着聊:

好多熟悉的泉友都知道,这两年我花了点功夫学了学方足布,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学习小布,在94年的时候我其实尝试着接触过一次这东西。当年是琉璃厂的钱币商店一次突然摆出来20多品方足布,售价是60元一个,那时候市场上的价格是安阳平阳25一枚,但是钱币商店里这些有几个特殊的,呵呵,其实说是特殊只不过我看着特殊而以,因为我见得东西太少了,第一天看见这些东西发现一个授氏一个邾还不错就买回家了(当时觉得笔画繁琐的好)。

第二天拿着去小花园市场碰上大鼻子叔叔了,就问他:“高叔,我买了钱币商店俩布,您看好不好?”他一看:“你比我去的早啊,怎么不买人家好的?你看我,买了个王氏和同是,版价比你这俩贵多了。”“噢,我还真没注意过方足布的版价。”于是我回家就翻出《历代古钱图说》来对着看,当年《马批》比《华谱》在我心里的分量重,这一看我惊了,方足布有这么多品种?太有意思了!第二天我又跑到钱币商店去把我没有的品种又买了几个,好像有梁邑、阳邑什么的,呵呵,记不清了。

过了这么一个星期吧,一次还是傍晚的时候我在小花园和李更聊天(当时我们俩都是学生,他比我大3岁),聊着聊着就聊到方足布上来了,李更跟我说:“你这些东西我都有了,咱们找点好品种吧。”“行!”于是我们俩就开始在琉璃厂、劲松之类的古玩市场到处扫荡我们没有的小布,这么折腾了大概2个月吧,兴趣慢慢淡下来了,因为当年真是泉品流通不畅,在北京市场上除了能见到一些普通的小布品种,那些稍为珍稀一点的东西根本找不着,呵呵,明明知道这类东西里有好的,可是自己只能玩垃圾,多郁闷呀,于是一气之下全卖了,不玩了;当时真没想到等到下一次再接触方足布就是10年之后的事儿了。。。

那是我在94年的一段故事,94年的钱币故事让我记忆颇深的还有一个,就是这年我过手过一个好钱,就是《马批历代古钱图说》中标号1123的靖康元宝小样(版价120大洋)原物。我最早读《历代古钱图说》读的不是马批版,其实当年很多泉友也是先买了老版之后就懒得再补购《马批》了。这枚钱有点故事,原物戴葆廷前辈认为是伪,而且戴老认为是“伪”这件事在当年几乎尽人皆知,是啊,因为谁都没见过这个版。结果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年北京一个外号叫“广西板儿”的泉友(铁扇子老师介绍过,这位泉友因为在1元一枚的铜板堆里挑出2枚光绪广西铜圆而得此爱称。)拿来了这枚原物,那天市场上人不多,经常泡琉璃厂的人就我在,他一看也没其他熟人就跟我聊起来,出示了这枚钱,说这就是戴葆廷认为是“伪”的那枚钱,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帮他卖出去?我就问他,卖多少钱呢?他说:“一枚假钱,我200买的,买的时候不知道,后来才听大家说是假的,这枚确实是书上的原物,老藏家让出来的,又不好意思找人家退。能帮我平推出去吗?”“噢,我想想办法。”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卖假钱,只是觉得这是图说原物有点吸引力,而且看钱体我也看不出来哪里有毛病。

第二天中午学校食堂的饭不好吃,我就骑车直接去月坛邮市找顺天斋去了,“毕叔,我这里有枚靖康是图说的原物,就是戴葆廷说假的那枚,怎么能卖出去呀?”“要多少钱?”“别人让我代卖的,人家200买的想保个本。”“哦,我先拿回家看看吧,明天再跟你说。”“成。”

第三天中午又去月坛找毕老师,“毕叔,那个靖康怎么样?”“我回去看了,这枚钱好像不假呀,500给我吧?”“行,多谢毕叔了。”

又过了一个月,有一天在琉璃厂路过书店的时候想起来进去翻翻《马批》,翻着翻着就翻到这枚钱了,马老清清楚楚地批注着:“戴葆廷疑其为伪,实真。”

咳!就偷懒少看了一眼《马批》,真耽误事儿!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0:5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2 楼

小花园的日子里结识了好多很亲密的泉友,今天其中的很多人已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我们这个圈子,比方当年一个来自山西的泉友,我们亲切的送他外号叫“宝晋”,他戴一副深色的眼睛,憨憨的样子,那段日子里他并不回山西,整天泡在北京,问他为什么不回去,他说老家那边出了点事,不打算回去了,在北京挣点钱打算开个饭馆。起初认识他的时候,我还是属于只知道怎么挑钱币不知道怎么卖东西的“弱智者”(其实现在也是,呵呵),于是他就天天教我一些怎么卖东西的伎俩,呵呵,其实就是所谓的“讲故事”,去买一些非常规路数的泉品,然后装在一个册子里,有泉友看到后就通过观察来给这个泉友“定位”,如果他只是问“永通万国”之类的东西的价格,那就算了,这个泉友是个“明白人”,如果发现他关注一些怪版的话,那就来机会了,把一枚钱忽悠出一个故事,让人听着听着就。。。。。。。(本人不歧视玩版别,我这段话里所指的东西都不是版别,而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故事钱”),宝晋做这个生意做得非常好,呵呵,每天大概能忽悠个两三百块钱的利润,在93、94年那会儿这也不少挣钱呢。我对这类套路在当年也算是初学了皮毛,呵呵,毕竟我当时没想过做专业的泉商,各位看官放心,现在的我已经忘记这类故事怎么讲啦。

可是我也有整天玩鹰最后让鹰啄了眼的事情,也是这个宝晋(我相信他绝不是故意忽悠我的),有一天,也是我见宝晋的最后一天,他跟我说打算离开钱币圈子了,他准备回老家去开个饭馆,明天就走。我当时听了心里一阵难受,毕竟相处了2个月,有点小感情了,呵呵。那天快天黑的时候,我要求再看看他的钱币册子,想买个什么东西留个纪念,看着看着发现一枚钱,风格是唐宋钱的风格,钱文只有一个“永”字,另一面是光背的,什么也没有。我就问他:“宝晋,这个‘永’是什么钱?”他说:“我觉得应该是个开元背‘永’的面无文,当年错铸的东西吧。”(您别笑话我们,当年我们对钱币没研究的这么精细,现在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其实是不会发生的,但是当年谁都不信邪)“这个‘永’多少钱啊?”“你要给100吧,我本来想卖500的,明天就回山西了,以后不玩钱币了,给你也无所谓。”“行,我要了。”付了款我们就告别了,记得我骑上自行车走到拐弯的地方还回头冲他喊了一句:“宝晋,以后保重啊!!!。。。”“哎!你也好好的!!!。。。”

回到家也没注意就把这个“永”给扔在钱币盒子里了,毕竟是个纪念品,也不打算卖的。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有一天星期天,我在家写作业(小时候养成的好好写作业的习惯我一直坚持到了大学毕业,其实我学习成绩还行多亏了这么多年认认真真的写作业,呵呵),作业写完了就扒拉我的钱币盒子,看最近留下来点啥东西,看着看着就翻出这个“永”了,恩,有点意思,怎么会昌开元忘了铸面文了呢?怎么?怎么?。。。不对啊,这个“永”字怎么这么别扭啊?这这这。。。。。。赶紧,跑去水龙头拿铜刷子刷这枚钱,刷啊刷。。。终于现了庐山真面目,这不是一枚安南的“永寿”嘛,除了“永”字以外,剩下三个字不知道被谁给抠了,又堆了点土看不见了。嘿!宝晋啊宝晋!你这家伙。。。呵呵,但是我一点都不恨他,当做是哥儿俩之间开的最后一个玩笑吧。

小花园的时代还有两位老人值得回忆一下,一位姓于,是二炮的一位离休老干部,老爷子的女婿是大名鼎鼎的六小龄童(孙悟空),这位老爷子个子高高的,当年大概60多岁的样子,每天都操一口很硬朗的山东口音。老爷子玩钱可是有年头了,我小时候没少跟他学东西,他的收藏专题是六朝钱,那时候我从他那里普及了很多关于六朝版别钱的基础知识。但是老爷子也有走眼的时候,有一个星期天下午,老爷子从劲松回来(当年的劲松有古玩早市,每个周日早上4点半开市,捡漏儿的天堂),一到市场看见我们大家就特兴奋,“今天早上我在劲松200块钱买了一个开元背四月,你们看品相好吧?”我们一看,果然,钱非常漂亮,可是正面和反面的颜色怎么差这么大啊?“老爷子,这钱没问题吧?”“没问题,你听声音多熟啊。”(当年听声音的生熟是辨伪的方法之一,后来做伪着可以把声音模仿的为妙为俏的时候这种方法大家就不使用了)老爷子把钱放在地上磕了几下,拿起来后很惊讶的说:“哎?????????怎么就剩仨月儿了?????”后来我记得是95年,我又一次去二炮门口的邮局碰上几个玩钱的老朋友(当年这个邮局门口也有钱币摊子),大家聊天的时候才知道,这位于老爷子因脑淤血去世了,那年老人才69岁。

我要说的第二位老人姓梁,也是二炮的离休老干部,专门玩先秦钱,胡玉海搞来那批三字刀的时候老人没少买,品相好的几乎都被老人家给挑走了。梁老是一个脾气特别和蔼的长者,几乎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让老人动气,哪怕是谁卖给了他一枚假钱,老人也是慢条斯理的找人退货,看着老人振振有词的样子一般情况下大家还真不好意思不给老人退。后来在95年的时候我最后一次见到了梁老,看到他很沮丧的拿着几本钱币,我就问老人:“梁老,您这是怎么了?”“哎,年岁大了,儿子不喜欢这些东西,卖了吧,都卖了吧。”“哦,您给我看看吧?”于是我把老人钱币册子里的东西能买的都买了,老人还把我领到家里,又以300元一把的价格给了我5把三字刀(当时三字刀已经差不多500一把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人在把刀包裹好递给我的时候,我从老人的眼神中能看到他对自己热爱的古泉那种恋恋不舍的感情,老人最后说了一句:“铁打的古泉,流水的藏家啊!”后来,听说老人经常在下午的时候在二炮门口的邮局那里走来走去的看那些卖古钱的地摊,他就那样走来走去,也不和别人说话,眼中带着一位老者对陪伴自己多年的藏品的那种怀念,再后来,谁也没有再见过这位老人了。。。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0:5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3 楼

时间转到94年的夏天,这一年全国各地开始盛行练什么“鹤香功”,北京也不例外,巧了,礼士路周边的居民们练功的场地就是我们作为钱币市场的那个小花园。每天下午3点左右,大约百十口子人就在我们平时摆钱币摊卖钱儿的那块空地上围成一个好多层的圈,中间是一个“师傅”,功友们跟着师傅一起分腿开立,半起云手,闭目、放松。。。。。。一会时间之后,功友们就有人开始闻到所谓的“香”了,规则是谁闻到了谁就说一声“香!”,有时候师傅还会拿一个装满水的可乐瓶子,举过头顶让那些似乎被“催眠”了的功友们看,看上一两分钟就会有人说:“看见了,看见了!”,然后大家一起附和着:“看见了,我也看见了!你看见了吗?”“看见了,看见了!”呵呵,我看过好多次,心里老是纳闷,你们看见什么了?事后想起来,我觉得这种所谓的“功”,无非是一种在半催眠的状态下对练功的人心里上诱导出来的幻视、幻嗅、幻听而已,您可以试试,假如您在家里,当您的家人和您一起都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的时候,您突然捂住鼻子,然后装做闻到了很臭很臭的东西的话,您的家人会有什么反应?呵呵,大概2分钟以后他们也会“闻到”。

按说呢,人家练人家的功,我们玩我们的泉,应该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但是泉友们还是觉得别扭,一来呢,练香功的人占据了小花园里最好的一块空地,这样一来,我们这些玩泉的人就被挤得只能跑到花园中间的亭子和边上的假山上去交流钱币了,地摊儿是摆不开了,没办法,山坡挺斜的,东西容易摆不稳当呀。这下泉友们不爽了,咋办?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想出办法了。

这天星期日,下午练香功的人都来了,师傅开始引导,大家开立、闭眼。。。“香!”“香!”怎么回事?这刚闭眼怎么就此起彼伏的“香”起来了?众位功友开始四处看是谁干的,没人说话呀???奇怪。大家又闭眼,继续,没过一分钟“香!”“香啊!。。。”嘿!这???练功的师傅郁闷了,这是谁呀?呵呵,还能是谁呀,泉友们呗!正在这时候,更幽默的事情发生了,小花园西边的一个饭馆装修,不知道为什么搞来一架马车,几匹大骡子就停在我们玩泉他们练功的小空场边上,这说话的当儿,几匹大骡子拉了一泡新鲜的屎蛋子,嗬,这味儿呀。。。可是这个时候呢,正好就是香功师傅催眠功友差不多的时候,于是泉友们更有意思了,“香!”“香吧?”“你们看见了吗?”“多香啊?”。。。。。。

从此以后就这样,平时非周末的时候,泉友们来得少,只要练香功的功友们一开始列队,泉友们就一边做生意一边不合时宜的“香!。。。”到了周末更有意思了,泉友们的交流区域差不多能把练香功的人围个圈子,各个方向各个角度“香!。。。”终于有一天,泉友们不“香”了,一个星期天的中午,上午逛累了劲松、后海、琉璃厂的泉友们汇聚到小花园,看到我们玩泉的地方立着一块大铁牌子:“公共公园,严禁倒卖文物,违者拘留15天并处以高额罚款。——西城公安分局月坛派出所立”,泉友们都沉默了,有的人看了看,摇摇头回家了,有外地利用周末赶来北京做生意的泉友看了看,一脸的沮丧,问大家这怎么办?去哪儿呀?“你们今天先去二炮门口的邮局吧,以后咱们去哪儿再说吧。”到了3点多,练香功的人又来了,看着他们一副得意的样子,泉友们愤怒了,于是这个下午,泉友们自发的穿插在香功的队伍里,“臭!”“臭死啦!。。。”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0:5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4 楼

小花园这地方玩不成了,咋办?开始的时候泉友们还真挺郁闷的,有人说去月坛吧,可是月坛是人家玩邮票的天下,咱们去不是瞎捣乱嘛!去礼士路邮局?不行!那地方太小,而且咱们在公园里偷偷玩钱儿都有派出所来立大铁牌子,要是跑到礼士路邮局当街摆摊儿那不是等于给警察送礼呢嘛。思前想后了差不多3个星期,泉友们还是选择了去月坛邮市掺和。

开始的时候,泉友们其实对小花园还挺恋恋不舍的,每天那些专业的泉友们在月坛邮市里泡上一个一个上午加半个下午然后就纷纷在4点来钟的时候跑回小花园聚在一起聊天找乐子,一个原因是月坛邮市太热了,除了人家玩邮票的人有固定的摊位以外,我们去了连个阴凉都没有,大夏天的,在太阳底下晒一个晌午的感觉可实在不怎么样;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当年信息没现在这么发达,现在多方便呀,假如报国寺说要搬家了,我想在网上发个告示肯定全国各地玩钱的泉友就都知道了,当年不行呀,还有好多外地时不常来北京做生意的泉友不知道钱币市场转移了呢,所以下午来小花园转一圈是必须的呀,万一漏掉点什么东西呢。(您瞧我们这鬼心眼儿)

其实钱币圈子里,当100个人都憋着一个漏儿的时候这个漏儿往往也就不是漏儿了。慢慢的,每天下午来小花园的聚会其实也就失去了钱币交流的意义,纯粹变成了泉友们“下班”之后的一个茶座儿,呵呵,只不过茶水要自带才行。这时候正好赶上夏去秋来,我们又找到了新的乐子,那就是打核桃,以前光顾着交易钱币了,谁也没注意这个小花园里边居然这么多的核桃树,到了秋天满树的核桃真馋人呀,于是我们就每天下午大概4点多的时候汇集到小花园,打上一个小时的核桃,然后嘻嘻哈哈的回家,我那时候每天大约是下午3点半放学,只要不和同学们一起踢球就肯定跑来打核桃,后来打着打着也闹出不少好玩的故事呢。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1:0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5 楼

端午节快到了,前几天跟wyi泉友聊天的时候说到了不少关于古代希腊罗马货币的话题,让我想起了两个人,两位本来已经快要忘记了的朋友。



在我初入小花园市场的时候市场上其实是有两拨泉友的,一拨泉友玩的是古钱,那时候古钱的范畴包括铜钱、机制币和纸币,大多数泉友其实是三类钱币都有涉猎的,近些年才形成现在这种三个大类古钱收藏群体分家的现象;另一拨泉友是玩外国币的,那时候外国币的集藏场面还是很热闹的,因为90年代初出国的人还不是很多,钱币收藏热又刚刚兴起,还没有那么多专业的币商们向国内大量进口外国币,人们在市场上交流的更多的是亲戚朋友出国时带回来的零钱,所以那时候外国币的集藏难度比现在是大很多的,也许是外国币入门的门槛比较低吧,很受欢迎,反正当年这两拨泉友在人数上的比例是不相上下。还有一些泉友就在这两拨泉友之间起串联的作用,他们属于外国币和中国古币都集的范畴。



在这两拨泉友之间串联的人中有一位很特别,是一个大胡子的美国人,之所以说他特别不是因为他是美国人,而是他一年四季都穿着短袖衬衫来逛市场,那时候北京的冬天还是挺冷的,大冬天在户外看见一个穿短袖的哥们您说这不特别吗?这个大胡子名字叫Frank,其实他是一名专业的币商,应该算是最早专门往返于中美之间做钱币生意的人之一了,他的生意模式很特别,他每次从美国来到北京的时候都会带上好几大本的美国早期银质硬币,然后带一本美元版的中国古钱谱(好像不是公开发行的资料),这本古钱谱上对不同档次的钱币有星级评定,他就拿着这本书和这些银美元到小花园跟大家换中国古钱,那时候大家都很欢迎他,因为只要能被他看上你的东西,一旦交换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换的很划算。Frank对中国古币的真伪鉴别眼力不是很好,每次交换之前他都会跟你确认:“True?”,“Sure!”开始的时候也有一些泉友出于恶作剧的心态拿一些假钱跟他换美元银币,但是慢慢大家发现他好像幕后还是有“参谋”的(这个参谋是谁我一直也不知道,呵呵),如果你换给他的东西不对,他事后是可以发现的,并且只要你有一次换给了他假钱,今后不管你拿给他看多么好的东西他都不会再和你进行交易了。前几天和wyi泉友聊起美国的币商的时候他也说过,好像在欧美的钱币收藏市场上确实赝品的比例很低,大家更注重的是彼此间的信誉,哪怕你是新手,币商也不会故意卖给你假货,因为一旦这件事被传出去他今后的生意就很难做了,说白了,在欧美市场上干坏事儿的机会成本太高,呵呵。



让我记起的第二个老朋友也是一名来自加拿大的泉友,他的名字叫Edward,他的中文说的棒极了,和我们这些泉友也混的很熟,大家都很喜欢他,而且送给他一个很亲切的中文昵称:“老艾”。老艾每个星期四到星期日都会来小花园市场,他使用的工具书就是一本《历代古钱图说》还不是马批版的,老艾在和中国泉友打交道这方面似乎颇有一些心得,他也是上来先不碰太高档的东西(当年普品钱币几乎是零假货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注重和大家交朋友,搞得最后他成了大家的“自己人”了,虽然眼力有限可是谁也不好意思欺负他。老艾当年大约50岁,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每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的打扮几乎没变过:背一个双肩背的帆布书包,带着一个自行车头盔,骑来一辆自行车跑车;那时候在北京街头带着头盔骑自行车的人可是不多。慢慢的,我发现从小花园回家的时候老艾和我是顺路的,于是我们俩也就聊的多了起来。。。



94年的端午节那天老艾问我能不能找一天陪他骑车去十三陵转转?我当时有点懵,从北京城里骑车去十三陵这个活动可是需要点勇气啊,路不近呢。我倒是也对老艾这个人感到好奇就答应了,于是第二个周末我们俩就约着完成了这次出游。这天老艾告诉我他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做外籍教师的,他家在加拿大,一直没有结婚,大学毕业以后他就没有在家呆过,一直在世界各地打这种两三年的短工,陆陆续续的跑了很多地方。我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流浪式的生活呢?难道营造一个舒服而稳定的家庭不是更好吗?老艾回答了我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一个时间只能在一张床上睡觉,开一部车子,其他想干的就是自己想干的事情了。”



说实话,当时我对老艾这种人生观还不是很理解,后来随着我慢慢长大,我也发现了我从小所接受的教育理念里一些缺失的东西,我们从小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父母、老师一路下来不停的教育我们要坚强、自立、要学会捕捉机会、要学会驾驭生活。但是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从来没有告诉我们一旦我们成功了我们该做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呢?豪宅、名车、奢侈品、二奶。。。成了中国富豪们的“品牌”,再看看盖茨、看看巴菲特,人家在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支配自己的财富?



我们的老师和父母更没有告诉我们如果有一天我们高考落榜了怎么办?我们下岗失业了怎么办?于是,中国的学校里就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场面,因为我们谁也想不到如何借一笔钱,背上书包让自己做一次远行,过程中记录下整个旅程和自己的心路,然后回到家把一路上写下的点点滴滴寄给出版商,还上朋友或银行的钱再开始下一次旅行。。。于是,在我们身边就很难见到这样洒脱的“老艾”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1:0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6 楼

94年,当小花园的市场被派出所一个铁牌子吓得散了摊子,我们大家开始慢慢的向月坛邮票市场转移。记得小时候看电视,电视台介绍大众收藏的时候说过,这个世界上有4大平民收藏类别,排名第一的是邮票,第二是钱币,第三是火花,第四是烟标。于是小时候就有个印象,集邮的群众基础远远好于钱币。可是真等我们这些泉友进入了月坛邮票市场之后我们才发现,邮票已经越来越变成一种纯粹的“炒盘”行为了,既然是炒盘那也就失去了收藏的意义,市场上的人们都在用搏傻理论等待着下一个接盘的人。而钱币不一样,尤其是中国古币,真正的玩家重点其实是在集藏上,所以我们很快就在月坛市场热闹了起来,甚至到了周末,泉友们的阵营比邮友们还要壮观,记得有位玩邮票为主兼玩钱币的朋友当年看着这个场面跟我感慨:“唉,人们这是怎么了?怎么干干净净的邮票玩的少了,反而都开始玩那些脏乎乎的铜钱儿了呢?”我说:“这俩东西还是不一样的。”他问:“怎么不一样?”我说:“古钱让人玩起来除了利益,还有爱。。。”



我们刚去月坛邮市的时候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有一个星期天我很早就跑去了,正好碰上了一位姓刘的泉友,因为平时聊的很熟,所以我们就一起一个地摊一个地摊的逛下去想看看今天能捕捉到什么机会,他眼睛还真挺尖的,我们俩正走着他就看见一个卖邮票的老者裤腰上挂着一枚大铜钱,我当时没留意远远的看着就是个花钱,他跑去了:“老先生您能让我看看您裤子上这枚钱吗?”“行,这是我自己玩的”,好么,摘下来我一看,是一枚太平天国的大型隐起文,“老先生,这个您卖吗?”“您能给多少钱啊?”这位泉友想了想也不说话,伸了一个手指头出来,“不行,10块钱我可不卖。”“不是不是,我是说100块钱。”“100块钱还行,给你吧。”真晕,还有这么检漏儿的。过了半小时,顺天斋毕老师来了,我们把早上这段故事给他讲了一遍,又拿出这枚钱给他看了看,给老毕乐得,“你们厉害,大清早拣个包子!”



泉市转移到月坛的日子里是我玩钱最贪玩的一段日子,那时候因为上学的学校离月坛很近,于是我经常中午放学就跑到月坛市场去,其实也没什么正经事,就是找泉友们闲聊几句天,吃个盒饭下午继续回去上课。下午放了学照旧跑到小花园去和从月坛“下班”归来的泉友们聚会,一起聊今天市场上都发生了哪些故事。



秋天的时候小花园的核桃熟了,我们就从地上捡一些半大不小的石头丢到树上打核桃,也惹过祸,有一次打核桃的时候因为和一个比我大一岁的泉友两个人共同打了一个树枝子,几颗核桃掉下来之后我们就开始抢了,小孩子嘛,那时候不太懂事,抢着抢着两个人居然打起架来了,那个年龄大一岁是一岁,我是肯定打不过他了。具体的经过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在左眼被狠狠的揍了一拳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身边还有几位泉友担心的看着我,呵呵,好狼狈。那一拳好像把我眼部的一根神经给打出了点问题,到现在都还能看到那一拳留下的痕迹。这一拳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其实想起来没有任何的气没有任何的仇,那时候我们都还小,后来我和与我大家的泉友也一直是好朋友的关系,保持了这么多年。



去年秋天,我又路过了一次那个小花园,我走进那片曾经带给我们欢乐的小树林,看到有两位妈妈带着两个读小学的孩子在地上捡核桃,我的童心又被激活了,我走到两个小男孩身边告诉他们:“小伙子,不光可以在地上捡核桃呀,你可以拿一块石头往斜上方扔,打到树枝上的时候一树枝的核桃都会被震下来的,你看,我先来。”于是两个小伙子停止了在地上“捡”的游戏,开始了他们的“狩猎”,两位妈妈在边上捡他们打下来的“战果”,我安静的站在远处看着满山坡跑来跑去的男孩儿,渐渐的,我好像看见了好多人,好多熟悉的面孔,是啊,我也曾经这样跑过,我也曾经这样笑过,我也曾经这样快乐过。。。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1:0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7 楼

今天在天涯论坛上翻出一个去年的长篇帖子《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把我的寺庙生活告诉大家》,看着里边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玩泉生涯,想一想有条理的接触古泉到今天已经快15个年头了,很多时候面对一些泉品依然对它们的背景一知半解,我也真算够愚钝的。



就说现在我心爱的方足布吧,其实我在94-95年的时候曾经跟它们有过一次非常近距离的接触,那是从我在钱币商店买了第一个方足布开始的,第一枚方足布买到手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感觉,很快就又从高玉民、胡振兴等几位老泉友手中买到了10多个品种,当年手头也没有《三晋货币》这本基础工具书(今天看这本书对玩小布也有点不够了,真想认真玩得话我推荐《东周时期金属货币研究》——吉林大学吴良宝),于是回家就看《历代古钱图说》和《简明钱币辞典》,我数了一下,这两本书中所载的方足布品种一共是71个,由于当年小布的价格也不是很贵,所以我开始慢慢的凑这些品种,碰巧当年和我一起聊的非常开心的一个泉友李更也非常喜欢这种小布,于是我们俩就开始飚着劲的买了,当年的信息量确实没有今天这么大,泉品的流通也确实没有今天这么方便,于是差不多半年左右的时间,在我们俩都各自搞了接近30个品种之后我们差不多把北京市场上可以见到的方足布品种给买光了。其实当时还有继续下去的机会,那时有位来自河北的泉友姓李,是个大胖子(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再见到过他了),他当时做的生意是每次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河北到处收方足布和明刀尖首刀,然后拿来北京卖给胡振兴等常年和他做生意的朋友,于是每次他来北京的时候我都会获得一次挑选方足布的机会,就这样,在凑出30个品种之后我虽然放慢了速度但每隔几个月总有一些新的收获,品种数量还在慢慢的增加。。。



但是不凑巧,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泉友们可能还会有印象,在95年年初左右的时候我们经历了一次钱币的大规模涨价,当时几乎所有的泉品对比93、94年的价格都几乎翻了一翻,后来我回想起来认为那次涨价跟我们国家大规模的贬值人民币以及当时的高通货膨胀有关,不管怎么说,价格毕竟是涨起来了,例如三字刀的价格从250元涨到了500元,契刀五百的价格从350元涨到了650元,顺天的价格93年是55-60元,95年是120元。。。我就不一一数下去了,这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是一个中学生,我以前也提到,因为从小家里的生活比较拮据,所以家里没有给我零用钱的习惯,我也一直没有好意思开口要过,购买泉品的钱都是来自于在市场上通过一些钱币的买卖赚出来的,当年大多数泉友都是这样,其实也不叫泉商,大家称这种模式叫“以泉养泉”。钱币的价格突然的这么一次暴涨对我打击不小,毕竟读书的时候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于是我只好选择了放弃,出售了当时手里将近60个品种50个独立地名的方足布。今天回过头看,这次放弃的其实挺傻的,2005年我恢复集泉之后到现在,在方足布集藏上虽说不算太用功但也花了不少的力气,可是时至今日集藏的水平依然和13年前的我不相仲伯,但是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天壤之别了。



在看小和尚写的那个帖子的时候的一段故事突然让我感慨起自己玩布的过程了,那个故事是这么说的:



小和尚遇到一位经常来寺里进香的施主,他知道这个施主从小和尚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生意了,但在40岁之前这个施主的生意一直难见起色,等到这位施主40岁那年突然有如醍醐灌顶,他好像想通了很多事情,于是事业越做越大。有一天,小和尚问他:“为什么您在40岁那年事业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这位施主回答道:“因为40岁那年我想通了一个道理:我们经常抱怨为什么那么多的好机会只能属于昨天?可是后来当今天也变成昨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今天也为我们蕴藏了大量的机会,只是因为我们总是念念不忘的想着曾经的过去而没有伸出手去把握。”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愣了2分钟,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不是正经历着这句话所描述的吗?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1:0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8 楼

前边说到了94年大家转战月坛的日子,那段日子其实是我经历的第一次钱币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那一拨领涨的东西还是一些基础的大纲钱,比方齐刀、莽钱、阜昌、泰和之类的东西。印象中,94年我读高中一年级,因为在一所还算不错的学校里读书,所以压力比较大,周围的同学都比较刻苦,于是第一年我也不敢怠慢,钱币市场去的稍微少了一些,等到暑假的时候再泡到月坛市场发现东西的价格已经让我有点吃惊了,当时很郁闷,我记得我放暑假第一次跑去市场的时候还带了一本钱币去,打算利用暑假再开始我的泉商生活,没想到三五个老朋友看过我的本子之后居然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那时候我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己卖便宜了,还在窃喜。东西卖完了兜里有钱了,看看别人的东西吧,于是在市场上转了一圈,问了问价格,我的天啊,几分钟前的窃喜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全卖漏啦,55555555!!!



这还不是最郁闷的,接下来的日子里钱币市场的局面就变得非常有趣了,很类似今天投资市场里多方和空方之间的角力。为什么呢?咱们回忆一下90年-93年的中国吧,89年之后,中国的宏观经济状态发生了很多变化,各地政府在90-93年的三年时间里突飞猛进的批准了到现在看数字都令人惊讶的众多大型项目,一时间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浮出水面,由于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经济成为了拉升当时中国GDP的主体,所以大量有地缘优势的公司或者老板们在那个年代可谓是如鱼得水般的赚了个盆满钵满,经济喜人之后向下传导,大多数城镇居民口袋里的钱也就比之前的几年多了不少,包括诸位泉友们。同时呢,古钱市场在没有互联网的那个年代信息极为不对称,钱多了,东西如果没涨价自然就很快被诸位藏友收入柜阁不再现世,市场上东西少了,于是价格自然上涨。。。



但是94年开始,随着朱镕基总理开始总控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大盘,此前的一系列结构性不合理、区域性经济过热、两元化分配过度等等问题开始逐步着陆。现在回头去看,当年中央使用了几乎所有的财政调控和金融调控手段,强制性的摁下了中国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牛头,对整个中国来说是件好事儿,但是对收藏市场来说作用却比较有趣了。



怎么有趣呢?



整个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经济喜人带来泉友们的口袋日渐充盈,于是市场上买方热情高涨(当年人们买钱币基本上的目的都是收藏);接着,市场上的东西越来越少,于是价格开始上涨;但慢慢人们开始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好像不是无止境的增多,买方的赚钱速度下降了,于是心理产生了很微妙的变化——“怕穷”,于是购买力减弱;但是国家的经济走势总体上仍然是上升的,只是速度降缓等待结构转型而已,于是收藏市场并没有因为购买力减弱而出现价格“跳水”;最终的结果,拉锯战开始了,有东西的人因为价格不涨而不愿意卖,没东西的人因为发现自己财富积累的速度降缓了也不愿意提高购买成本,市场就变得越来越难于见到好东西了。。。。。。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差不多4年,我记得到98年泉市才出现了又一轮的春天。虽然市场不活跃,但是对我来讲也是好事儿,毕竟我还是个学生,没办法赚钱啊,呵呵,东西不涨价等于是在等待我。。。



前几天还有几个哥们问我,收藏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我说我觉得相关性还是很强的,但是有半年到一年的滞后期,从94-98年的经验看,只要国家宏观经济不出现滑落,市场的价格就不可能“跳水”,但是经济发展速度降缓一定会导致收藏市场价格的停滞,而价格停滞的结果就是见不到好东西了,谁都追求投资回报,东西不涨价谁都不愿意卖东西,但是一个两个心急的人超市场价购买东西也没办法拉升整个市场的价格,于是大家就慢慢的熬时间。。。呵呵,不过那几年里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后文里我慢慢讲给大家。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1:0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9 楼

94年的年底95年的年初,北京的月坛邮市越来越热闹了,这时候因为参与交易的人太多了,搞得公园管理处没办法,于是开始商量搬家的事情。正好在德胜门成立了一个北京市古钱币博物馆,就在德胜门箭楼下面,博物馆自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于是想起来搞个正规的钱币市场吧。就这样,北京第一个合法的古钱币交易市场在德胜门箭楼设立了,很可惜的是这个市场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没“火”过,原因其实就是在它当家的时候正好赶上那几年的“冷市”,等春天来临的时候报国寺渐渐成了气候。



说说德胜门吧,第一次去德胜门的时候一进门迎面遇到一个“老朋友”,谁啊?何大叔!聊了几句才知道,何大叔从北京市钱币商店调到德胜门博物馆来当经理了,呵呵,这下可好了,还是老爷子当家,我们这帮淘气鬼唱戏!当时的德胜门市场很艰苦,进门之后只有一圈帆布顶的商棚,市场给每一个租户提供的只有一张圆桌和两把折叠椅,市场刚刚开业的时候可是数九寒天啊,大家站在大风地里没遮没挡的,那个辛苦劲儿别提了。不过我们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德胜门博物馆使用了北京市钱币商店的文物特许经营执照,把泉商们都纳入了这个执照之下,也就是说大家都是合法的古玩经营者了,这在钱币这个圈子里还是第一次。加上何大叔掌门,一切都那么新鲜又那么熟悉。。。



何大叔依然好酒,老人家在北京郊区很远的地方,所以平日里也不回家,就在博物馆院子里的一间小房里当宿舍,当时博物馆也兼做钱币生意,货品的来源有北京市文物商店直接的调拨也有向民间的收购,再有就是帮我们这些泉友代售一些东西了,毕竟国营商店的招牌还是好做生意嘛,至少对很多新手或者外行的爱好者而言“国营”两个字代表着诚信。。。



其实何大叔依然是抱着一种和我们做哥们的心态在开展他的新工作,比方说遇到调拨来的泉品如果有些明显可以让我们便宜买到的东西他就会主动的找我们去看看,或者有人送来一些明显是漏儿的东西何大叔也会让我们去帮他“长长眼”,其实就是给我们一些机会。但大叔做的很自然,例如:



有一天,星期五放学之后同学们都约着去打游戏了(当时北京的好多游戏厅流行麻将机),我正好有两个星期没去钱币市场了,于是就骑上车慢慢悠悠的逛到德胜门,进门的时候都已经下午四点半了,整个市场也没几个人,唯一一个熟识的泉友叫郝兵,因为市场上没人,所以我们俩也没啥钱币可以看,就在他的店里下象棋(德胜门市场在“冷市”的那几年很流行下棋,几乎成了德胜门泉市的一种文化了),下着下着何大叔就跑来了,就看何大叔举着一个大大的“天下太平”跟我们说:“哎,你们俩家伙觉得这玩意儿你们有路子卖吗?”啥东西啊?呵呵,就是现在我们都定性为辽金的那种生坑的大型天下太平,其实这种东西有好几种文字,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我记得一共有4种,第四种是什么想不起来了,形制就是正面四个字,光背的(也有合背的,比较少),制作非常古朴粗糙,一看就是非中原朝廷的产物。郝兵一看这东西没见过,嘿嘿,其实我见过,正巧一个月之前顺天斋买了一个这东西,面文是“天下太平”,当时我们一帮人琢磨了好半天,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这东西大生坑,看着它就会引起好多好多的联想(您别笑,当初谁也没见过这东西,顺天斋买的那一枚是这批东西第一次现世,我们大家一通琢磨是正常现象,不像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我就跟大叔说:“行啊,您这个刚翻出来的?要不我买了试试?”何大叔笑笑:“翻出20个这玩意儿呢,以前我也没见过哇,估计是民国殉葬的东西吧,你们要是要的话就50块钱一个全买走吧。”郝兵愣愣的看着我,我知道他想什么,他没见过老毕那一枚,所以何大叔说“民国殉葬”这四个字把他给说懵了,他在等我暗示他这东西到底有戏没戏,我当时倒也乐得跟他分享这种检漏儿的机会,因为我还上学没时间整天卖铜钱儿,二来大家确实都是好朋友,有时候遇到我不懂的东西我也要问郝兵呢(当时郝兵经常跑保定石家庄,对河北一带出产的钱币很熟悉),于是我就跟大叔说:“那行吧,20个都是天下太平吗?”“不全是,大部分是天下太平,有几个别的,你们自己看看吧。”于是,何大叔跑回自己屋子里不大功夫咣当咣当的拎着一串子大铜钱过来给我们看,确实20个这东西,也不知道哪里的坑口灰头土脸的,但是个别几个从土锈中间还能看出一点点鎏金的痕迹,呵呵,真是有意思的东西啊。14个天下太平,3个风调雨顺,2个国泰民安还有一个就是我忘记的那个东西。我掏出钱把帐给结了就开始跟郝兵“分赃”,那时候钱币圈子里气氛确实不错,像这种批量的检漏儿很多时候都是见者有份的,我们说好了一人分10个,郝兵说他看不懂这东西,他要10个天下太平,剩下的归我,我当时的思维方式是觉得这批东西可能总共也不会太多,既然20个里就有10个天下太平那说明天下太平多,也好,郝兵自己要求要10个“普品”那就按他说的办吧。呵呵呵,这批东西我们俩大概用了半年左右就给卖完了,我记得好像都是卖到了1000-2000一个(当时也算是天价呢),事后想想其实我傻了,“天下太平”四个字容易讲故事,没见过的泉友看到这四个字容易产生联想,其实比剩下那三种更容易卖,事实检验也是这样的,郝兵那10个天下太平确实比我那几个其他的品种卖得好多了,呵呵。也就是说这“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在同样性质的一批东西里也不见得是个“通则”,有时候能引发奇妙的“联想”也是值钱的!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1:0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30 楼

多说几句卖这批东西的趣事。我和郝兵两个人“分赃”完毕之后就各自把东西拿回家了。当时临近学校里的期末考试,因为一个学期一直玩玩闹闹的没认真读书,要是考前再不加把劲寒假非挨老爸臭骂不可,所以那几个星期我也就没敢往德胜门乱跑,最多每天放学回家骑车路过琉璃厂的时候去转转,好在庆云堂依然汇聚着不少的老朋友,大家吹吹牛侃侃钱币也挺开心的。



等考完试放了寒假,我再次跑到德胜门的时候看见郝兵已经聪明的在市场院子的最西边搞了一个大铁棚子,呵呵,别人都在冷风里瑟瑟发抖他到一个人在屋子里享受舒坦,这家伙!我进了他的屋子眼睛一扫柜台,嘿嘿,正摆着一个我们捡的天下太平,我就问他:“郝儿,卖的就剩一个了?够快的啊!”“没有,刚卖了俩,一个一个拿出来,这东西哪有一下全摆出来的啊?”“啊?这有什么讲究吗?”(您看我多傻,一点生意头脑都没有)“当然了,这东西谁也没见过啊,一个一个拿出来人家看了以为你就一个呢,人家买了还觉得捡了你的漏儿了,要是一下子把10个都摆开那还不把人吓跑了?”“哦!”



然后郝兵又要看看我带来什么东西了,我就把书包扔给他让他自己翻(我们都太熟了,书包里的东西随便翻,大家彼此很信任),郝兵翻着翻着就看到我带来的这批东西,我那天是四种东西一样带了一个,郝兵一看就把脸拉下来了。“不行,你这样可不行,先卖天下太平,其他的品种回头再卖,不许一次都拿出来。”“干吗啊?”“你一次都拿出来人家就知道这东西是一套了,先卖天下太平人家会认为这种东西只有天下太平呢。”“啊?那不对啊,你天下太平多,我都是其他文字的,我不卖我怎么赚钱啊?”“那咱俩再换回来几个?”“那卖得时候怎么给别人介绍呢?万一有人问起来这东西还有什么怎么办?”“不介绍,就这么个东西,就摆在那儿,喜欢就买,不喜欢咱们不用多说,说也说不清楚。”呵呵,于是我们又一次“密谋”了一番,重新调整了一下我们的分配比例,就这样,过程中没有给任何人讲过故事,也没有对这东西做任何介绍(说实话,当年我并不确切知道它们是什么性质),全凭买家的想象力,我们完成了这一批东西叫卖过程。
顶端
李自成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243
可用积分:3050
注册时间:2008-05-06
最后登录:2014-10-18
2008-10-21 11:0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31 楼

到了95年那年,德胜门市场已经渐渐成了点小气候,但是因为那几年市场整体上很冷,所以平日里去德胜门的人也不算多。由于我当时读书的高中离德胜门市场还有段距离,所以我也不是天天都往哪儿跑。有时候放学了,如果同学们不踢球的话我就骑上车慢慢的遛过去,到了德胜门主要的活动其实不是看钱币而是下象棋,呵呵,德胜门当年的象棋气氛可是非同一般的好啊。下棋的泉友们以德胜门的泉商们为主,但也偶尔掺杂一些我们这样的编外人士,我记得当年根据大家的棋力还稍微排了排座次,第一阵营的是老潘和温泉,这俩人的水平比我们都要高出好大一截子,第二集团是老王(当年去过德胜门的泉友应该没有不认识他的,呵呵)和老翁,然后是我们这些混混,其实说是混混,下着下着棋艺还是有些提高的,反正在德胜门这么七七八八的下了两年象棋,等上大学之后一般的同学是下不过我了,呵呵。



偶尔也可以拣一些小漏儿,比方说当年德胜门有个很热闹的泉商,岁数已经很大的,但是性格老像个小孩子(抱歉,我实在没法说出人家的姓名),他的档口在德胜门市场正门一进去北面第一个,卖的东西以仿造的伪品居多,主要的客户其实不是泉友,而是来德胜门市场旅游的人们。但是有两次情况很有意思,因为他的档口基本上没有真钱,所以泉友们平时谁也不去看他的东西,有一天晚上我等他收摊子和我一路骑车回家,一边等他就一边有一眼无一眼的看他的东西,突然看到一个马钱很有意思,我就拿手翻出来看了看,咦???正面是个至正,这个好奇怪啊,怎么像是个真的?我再看看这个马钱周围,乖乖,有好几个这种至正马钱,但都是假的,这枚怎么回事???这枚钱跟其他那些明显不一样,我想明白了,是不是我拿起来这枚钱是摊子上其他那些钱的“妈”?然后我问他:“老滚(他的外号),这个至正多少钱啊?”“10块钱给你吧。”呵呵,果然,他自己知道都是假钱,所以也不在意。“好,要了!”于是,一个小漏儿捡到手!过了几天我又用同样的运气在他这里捡了一个千秋万岁,这就算是在熟人之间“捡故事”了。



95年春节之前几天也有一次捡了个稍微大一点点的漏儿,那天天气其实很冷,我和郝兵两个人在他的铁皮屋子里下棋(就那儿暖和),最后的一盘棋我们俩下的比较墨迹,因为中盘的时候摆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造型,所以两个人都下的很小心,等到市场里的泉友们都回家了我们俩还没下完,这时候何大叔溜达过来了,“哎,你们俩要齐刀不要?”“什么刀啊?”“有人给送过来几把齐刀,三四五六字的都有,我们这儿下班了,拿不出钱来了,你们俩要谈就过我那儿聊聊去”“成!”我一听有六字刀就兴奋,从小玩了这几年还没上手过六字刀呢。于是我们俩跑到何大叔的宿舍,果然桌子上摆了几把齐刀,一把六字刀、两把五字刀、一把四字刀和一把三字刀。当时天色已经晚了,外面已经快天黑了,何大叔的宿舍又是一盏昏黄的老台灯,您可能纳闷了,这可怎么看真假啊?其实当年看这种东西的真假不像现在这么费事儿,放到地上听听声音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了,那时候做伪的工艺还没达到现在的水平,新东西铸出来火气没法褪掉,声音会很清脆,不像历经千载之后的真钱那样声音混熟。当然,现在您可不敢用这个方法当万金油,呵呵,如今新仿品处理火气的水平已经基本上没什么破绽了,要是还用这个方法的话估计您要赔到姥姥家去。聊了聊价格,还真是漏儿,五把刀一共一万块钱,但是我可买不起,跟郝兵加傍我都买不起,呵呵,我是穷学生啊,虽说靠倒腾钱币能赚点钱,但是架不住老买一些藏品拿回家,身上平时就没什么钱,郝兵也看着我,那意思是怎么办?我把郝兵叫出来跟他商量:六字刀品相很不错,他拿六字和四字,我要五字和三字,他合7000,我合3000,郝兵觉得这个分法也算比较公平,就这样,95年的春节让我过的很精神。
顶端
joker [离]




论坛等级:渐入佳境
本站身份:普通会员
发表主题:18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65
可用积分:3810
注册时间:2008-05-10
最后登录:2014-12-12
2008-10-21 16:2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32 楼

我的天啊  看完 不得 累死啊
顶端
ygb [离]




论坛等级:登峰造极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21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1055
可用积分:10774
注册时间:2008-06-01
最后登录:2018-10-11
2008-10-21 16:3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33 楼

花了2个多小时,吃了一顿收藏上的满汉全席!舒服!!
羡慕作者的经历!
羡慕作者的泉识!
羡慕作者的文采!
谢谢分享!!!!!!!!!!!!!!!!!
顶端
«1 2 » Pages: ( 2/2 total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网站联系电话:1309138825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完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拍卖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送拍
钱币纵横【www.coin007.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冀ICP备08001546号-1